水源区水土保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横卧汉江和丹江汇合处以下0.8公里处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是综合治理和开发汉江的关键工程,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公里,集水面积9.52万平方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陕西作为流域面积、入库水量均占2/3的重要地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对保护水源水质,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
1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人既依赖于自然界又以自己的存在和活动使自然界改变面貌。人和自然界在对象性关系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不仅具有能动性,同时具有受动性。受动性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的制约,即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类是按照其需要能动地,有意识地改造著大自然。但“改造”必须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人并不是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的.人并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更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更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我们曾盲目地、主观地、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发过水土资源,造成如今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盲目地开荒种地、在开发建设中不注意水土资源的保护,造成严重的灾害。这都是不可取的,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秧及子孙后代的。而只能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来合理地规定和协调自己的实践活动。实践把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紧密结合起来,使人与自然界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演化,共同发展。
2水源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2.1水源区水土流失
史前时期以来秦巴地区植被一直很好,各地基本上是森林茂密,虎啸猿啼,水净河清,很少有水土流失的记载。到了近代后期,由于国内政治腐败,矛盾加剧,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大量“流民”和当地群众被迫逃入山中毁林种地。民国时期,由于苛捐杂税,兵匪为患,广大群众逃入深山老林谋生,许多地方的林草植被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了造林抚育活动和水土保持,但各地群众陡坡开荒、毁林耕种的现象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大炼钢铁、“大跃进”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农村生产体制变革时期等几个阶段,盲目地、主观地、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发水土资源,使得不少地方的林木遭到灭顶之灾。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气候失调,生态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每逢暴雨,山上沙石俱下,很多村庄、城镇、学校、工矿企业、坡地水田遭到毁灭性破坏,不少群众家破人亡。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地方出现了“三个危机”,即土壤危机、耕地危机、川道城镇危机。不少地方的人均耕地已由建国初的3.18亩下降到1亩左右。1981年“8.18”陕南洪水,使人们对青山绿水掩盖下的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潜在威胁,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也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2水源区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者一刻也没有停息对大自然的改造活动。陕南水土保持工作,先后经历了注重单项工程措施、组织大会战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大规模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陕南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据《陕西省志·水土保持志》记载:1985年陕西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在商洛召开第一次陕南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把陕南的重点治理由“一分田”转移到“八分山”上,打开了陕南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198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汉中召开第二次陕南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强陕南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9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白河县召开了第三次陕南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总结了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安排今后工作。199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水利厅在镇安召开了第四次陕南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回顾一次会议10年来成就经验,重新认识水土保持在陕南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89年以来,以国家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20年治理小流域1000多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
特别是2007年国家在我省安康市启动实施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3年累计争取中央资金8.27亿元,治理294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91平方公里。同时为规范项目管理,省上于2008年、2009年先后在商南、山阳、汉阴等县召开座谈会、动员会、现场会,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并制定了《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办法》、《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检查验收办法》,下发各地执行,全面开展项目监理和水土保持效益监测工作。
2.3水土保持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人具有生命性、能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自然界则具有客观性、可变性、可知性、先在性和前提下性等特征,生态文明是对这些特征主导下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认识的升华。我国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又提出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革命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用历史唯物主义看,改造和保护自然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自然法则,水土保持是保护自然、合理开发水土资源的重大举措。5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雄辩地证明,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水利工作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积极推进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3.1更新传统观念,实现保护水源区水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