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运用生物信息学在中药过敏原研究中的查找可能存在的变应原。包括变应原的结构分析,蛋白质致敏性的评估,变应原之间交叉反应的预测,确定中药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生物信息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它能够对日益增长的变应原的序列和结构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提取、加工、分析和研究,同时建立理论模型,指导实验研究。
4结语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提示在开发和使用此类制剂时要高度重视其安全性问题。通过研制现代化的提取工艺、高科技的控制手段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这同时为研究者及生产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杜国安, 付志荣, 陈世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298-299.
2 李丽,刘日升. 35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国药业, 2004,13(3):61-62.
3 张惠霞, 陈建玉.3414 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药物警戒,2006,3(4):21-23.
4 张健民, 将三员, 余南发. 5 种常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文献综述.中南药学, 2003,10(1):253- 254.
5 赖宇红,陈浩桉,高锦明. 绿原酸及其类似物与生物活性.中草药,2001, (2):173-176.
6 刘静,黄祥,王玉荣.542 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5(5): 307- 309.
7 杨文昌,李素民,樊德厚,等. 注射药物配伍实验方法研究概况.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5):225-225.
8 赵永新,徐乃焕,吴碧桃. 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针剂的配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2 (9):550-551.
9 周超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警示.中国药物警戒, 2005, 2(2):68.
10 乔赐彬,李云波.免疫毒理学常用方法及其评价.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7,6:329.
11 张建英,祁丕东,杨平.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反应初探. 临床药学,2002, 11(2):64.
12 赖宇红,陈浩桉,杨卫荣. 中药注射剂变态反应研究亟待加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 13(5): 324-326.
13 陈琳,贾战生,林永信,等. 血清IgE水平检测及变应原皮试诊断I型变态反应的意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 22(4): 344-346.
14 王红星.用Beagle犬观察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体会.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 18(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