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成小分子肽,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壁虎经酶解后的抗肿瘤作用明显高于原粉组与水煎煮组。
本实验中的壁虎仿生酶解是指模拟人体消化过程,先用胃蛋白酶酶解,再以胰蛋白酶酶解的方法,对壁虎药材进行酶解。
小分子肽的界限划分迄今未有明确定义,鉴于国内外热门研究小分子肽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3 000以下[10],本实验中3种酶解液均为经过超滤所得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的小分子肽。
【参考文献】
[1] 叶云珍. 中药壁虎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9,32(7):1160.
[2] Shimonishi Y. Peptide Science-Present and Future[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436.
[3] 王爱华,柳美玲,戴志明,等.小肽的吸收机制与营养价值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2:7.
[4] 王克夷.开发小肽,筛选新药[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3,24(1):48.
[5] 钱 方,邓 岩,刘 阳,等.胃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1,29(3):10.
[6] 黄开华,周艳明,吴 畏,等.胰蛋白酶酶解鹿血条件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2):302.
[7] 徐叔云.药理学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70.
[8] 徐桂华,毕力夫,苏秀兰.抗肿瘤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7,2(2):130.
[9] 张延坤,张东祥.生物活性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6,27(6):379.
[10] 刘绛光,张海鸿.小分子肽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2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