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带去文化的享受。
在他的带领下,曾经濒临解散的县剧团发展为年演出200余场、年利润超千万元的文化实体,并被定为“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他就是河北省大厂评剧歌舞团董事长赵德平。在全国县级剧团普遍面临市场及多元文化冲击之时,赵德平闯出了一条县级剧团的改革新路。
新机制,让演职人员活起来
赵德平担任大厂县评剧团团长可以用“临危受命”来形容。当时,评剧团一场演出只卖出7张票,团里人心涣散。赵德平一上任就提出要“三权”,即人权、财权、剧目创演权。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剧团开始了变“国家养”为“闯市场”的大胆改革。
“工资分配必须打破‘大锅饭’。”赵德平开始实行按劳按艺取酬的改革。演员原工资作为档案工资,团内实行全额浮动的动态评定工资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不管年龄多大,资历多高,工资全按当月的贡献算。同时,他坚持剧团人员的竞争和流动,“有用的留,无用的走,好苗子想法弄到手”。全团共有演职人员100余人,这些年流动的有400多名。
2009年12月,大厂评剧歌舞团整体改制为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现在公司演员工资完全按“德、能、勤、绩”四项打分评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提高。演员们变着法儿创作新节目,演出水平迅速提高,收入显著增加。改制前演员的月工资3000多元,现在月收入高的达万元以上。
新理念,让剧目扎根群众和生活
“好作品都在生活里,农村生活本身就是戏,写不完、演不完,只要在农民中间就不愁没有创作素材。”赵德平说,他一直生活在大厂县袁庄村,有空就找老百姓唠嗑,以此积累素材。依托在袁庄的生活,赵德平相继创作了《嫁不出去的姑娘》、《男妇女主任》等8部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主旋律作品及《吃饺子》、《夸七爷》等近百个小戏、小品。
赵德平认为,“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观众总吃一盘菜肯定发腻。必须不断创新,变“我演什么你看什么”为“你看什么我演什么”。在进行戏曲现代戏的创演中,他融入许多当代艺术元素,嫁接出了一批“好听、好看”的小戏、小品,让传统戏曲获得年轻观众的喜爱。
这些年,赵德平创作的剧目多次获得国家级与省级大奖,他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新定位,让剧团为农民和市场服务
“农民爱看戏,可也一直遭遇看戏难的尴尬,一些高水准的剧团更鲜有到农村演出。”赵德平将办团方针定为“为农民写戏、排戏、演戏”。多年来,剧团走遍京、津、冀、晋等地农村,一年有七八个月活跃在农村,时常一天演出六七场。
一次在三河市段甲岭村演出,剧团白天已经演了3场,晚场又为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会议作专场演出。远道而来的几千名农民观众不能入场看戏,围在外面不走。专场演完已是夜里11点了,剧团又特地为观众加演了一场。
在为农民服务的同时,赵德平还积极拓展市场空间,打出了“一桌菜、两家吃,城市农村都喜欢”的招牌,专门针对各地、各部门进行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的需求,制作了一系列专题文艺晚会。
由最初的适应市场,到现在的打造市场,赵德平为观众们带来了欢笑的同时,也使剧团的年利润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新追求,让乡土剧也有高艺术品位
赵德平深知,自己作品的最大观众群是普通农民。他的创作始终把适应农民口味放在第一位。每当新剧上演之前,他总是先把剧本念给他的农民朋友们听,根据他们的意见反复修改。“但适应不是迎合,乡土味儿决不等同于低俗和庸俗,‘下里巴人’照样能唱出‘阳春白雪’。”在创作中,他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用作品讽刺丑陋现象,弘扬社会新风。他的作品清新朴实,厚重深刻,演出到哪里,就火到哪里。
在农村演出时,赵德平和他的剧团也曾遇到过演出不健康内容的“草台班子”。但每次赵德平的剧团一开演,大伙儿就都被吸引过来。一次“草台班子”急了,找人来故意“砸场”,是看演出的观众和演员们一起把他们轰走的,不仅演出没受影响,还在当地群众的一再挽留下加演了两天。赵德平说,“面对庸俗、低俗之风,我们就是要毫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