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长考察大会上的述职报告
(2005-2008.11) 我是1966年7月出生,汉族,白关乡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84年7月礼县师范毕业后分配在白关乡初中工作,1986年 9月调原燕河乡八年制学校任教,1988年9月离职在甘肃教育学院进修,90年6月进修毕业后仍回燕河乡八年制学校任教,93年在成县考点参加自学考试,96年6月取得汉语言本科学历,96年并担任教导主任,任教期间教过初中数学、语文等学科;1998年3月调礼县教育督导室工作。2001年 2月被县教委任命为教委督学,2002年12月被政府办任命为县义务教育监测办副主任,2006年12月被教育局任命为教育局两基办副主任,2007年3月被县委办、政府办任命为礼县两基办公室副主任。
2005年以来所从事的主要工作:2005年主要承担教育督导工作和教育部义务教育监测工作;2006年主要承担全县“两基”建档业务和教育部义务教育监测工作。2007年主要承担全县“两基”建档业务、两基办公室的建设与管理、教育部义务教育监测工作、全省28个县的义务教育监测试点工作。2008年主要是“两基”的巩固和提高工作,全省义务教育监测工作,5.12后,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这三年来,在教育局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工作,恪尽职守,积极进取,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组织和领导的一致认可。特别是“两基”建档工作得到了全县师生的好评和省验收团的充分肯定。2005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年度考核为良好;2006年被省教育厅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授于“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称号,年度考核为良好;2007年圆满完成建档工作,年度考核为优秀;2008年3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两基”先进工作者.2007年2月、2007年8月、2008年1月,被教育厅抽调在省专家组验收全省义务教育监测数据。在2007年10月《省政府两基验收评估报告》中,对“两基”工作和“两基”建档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被称为“礼县教育工作的两大亮点之一”。
一.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教育法规为主体,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是“两基”工作的根本总则,在不断学习以上两法的过程中,起草了《两基宣传提纲》和《两基宣传标语》印发全县,为基层“两基”宣传提供了基本材料。认真学习甘肃省《两基评估标准和办法》以及两基指标解释说明等资料,在全县开展县、乡业务培训45场次,为“两基”顺利通过验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认真系统的学习了十七大报告,抄笔记近两万字,写心得三篇。通过学习十七大报告,更加了解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更加认识到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两基”建档模式,为迎接省政府评估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基”建档工作是一项规模大、关系复杂、劳动量大的工作,为了简化建档工作,提高工作效益,增强实用性,强化管理功能,对省教育厅、省教育督导团监制的《义务教育管理系统》进行反复测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对原软件进行20多次升级后,在全县全面推广使用该软件进行建档,为全县“两基”建档和教育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此项工作历时两年,经过制定建档方案和组织实施两个阶段。在组织实施阶段分六个步骤:一是入户调查摸底,二是各乡镇进行电子录入,三是数据复核,四是全县数据汇总,五是数据更新,六是普九数据的生成。通过两年的艰辛工作,该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2007年1月在全省义务教育监测工作培训会议上介绍了经验,经验材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义务教育管理》刊登在《甘肃教育督导》和登录在义务教育监测网上。《义务教育管理系统》的建立,改进了教育的统计手段和统计方式,保证了统计途径的快捷和数据的真实性,为教育决策和管理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 1周岁至21周岁人口数都能在该系统中反映出来,其受教育情况也能得到准确反映。由于系统的数据容量大,包涵了目前教育统计的各项指标:如学龄人口数、校内学龄人口数、在校学生数、残疾学龄人口、贫困状况、寄宿情况、留守儿童数、进城务工子女数、二女户和独生子女、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及金额情况等。所以,教育统计更加准确和快捷方便,特别为决策上提供了很大支持。当时我们是为“普九”建立该管理系统的,建立后也确实达到了我们预想的目的。一是建档更加规范和准确,数据的前后逻辑性也显得非常严密。省评估验收导团在江口检查时,把学生从初三倒推了五年,结果是一一吻合。二是节省了人力和财力。98年普初建档时,由于是手工抄写和计算,全县3000名教师参与了建档工作,这次参与建档人员仅有35人,数据核对后采用程序直接打印,没有纸张浪费,全县建档费包括设备购置投入不到6万元。三是更重要的是在夯实普九中,在决策上没有出现偏差,原因就是靠了这套统计数据的支持。另外,这套数据建立后,达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其它各项工作的发展。因此,这项工作在
《2007年省政府两基验收评估报告》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结合全省、全市推广应用《义务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了《教育人口户籍册》,建立了1—17周岁人口《义务教育管理系统》电子数据库,采用了电脑程序管理,加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监测,实现了对学龄儿童、少年的逐户逐人管理,实现了“普九”各种数据的自动生成和表册的自动打印。使用《义务教育管理系统》电脑程序管理“两基”工作,为全省“两基”科学建档和管理起了带头示范作用。”
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到了各级校长教师重视和积极配合,我带领县两基办工作人员深入全县29 个乡镇均在三次以上,进入各级各类学校180多所,直接进入班级近600个,直接通过点名抽查学生25000余人。除了下乡具体指导工作外,从2006年元月开始,至2007年10月,占用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昼夜加班加点。真正履行了一个工作人员应有的职责,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做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得到了领导支持和同志们的信赖,我是无怨无悔。
三、完善“两基”办公室建设,充公发挥参谋助手职能。
在进入2007年 “两基”攻坚的关键时期,参与筹备了全县“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制定了《礼县“两基”工作进程表》,《礼县县、局级领导包乡联校制度》等重要文件,为加大“两基”工作宣传力度,下发了《加强全县“两基”宣传工作的通知》,具体分解了县直单位、乡镇和学校的宣传任务,开展了宣传专项检查工作,营造了浓厚的两基工作氛围。两基办公室创办了《两基工作通讯》,编发52期,在进行工作交流、弘扬先进,鞭策后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建档进入关键时刻,微机少,进度慢,经过筹划,从电教中心借电脑15台,组建了两基微机室,使建档工作如期完成。在此期间,由于县城电网改造,白天多是停电,严重影响建档工作,向局领导建议后,经协调从职校借了发电机,不怕麻烦,往返借还达近20次,为建档工作提供了保障。在全县“两基”数据汇总打印结束后,分目录装盒入柜,布置了办公室,制度装裱上墙,设计了“两基”数据一览表,为验收创设了良好环境,受到了验收团的肯定。
四.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创造性的开展教育部义务教育监测工作。根据教育部监测办的安排,2005年对学校硬件设施及学校服务半径内的在校学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为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即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我县在这项计划的实施中受益4550万元; 2006年对学生变动情况进行了监测,为教育部制定加强中小学管理办法提供了依据,2007年对教师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了监测,为国务院召开农村教师工作会议,制定关于农村教师的有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因为我们所搞的每次监测工作都是由教育部监测办根据教育部决策的需要开展的,监测数据的真伪会直接影响上级所制定政策的可行性,因此,在每次开展监测工作时,都要进行严密的安排部署,所取样本力求真实,采集数据力求真实,始终坚守“真实是监测工作的生命”这一要求。为了采集真实的数据,根据安排部署,到一线去指导去调查,对各学区上报来的数据进行多次对比分析,然后进行汇总,写出分析报告后上报教育部监测办。每完成一次工作,都要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由于我们工作认真负责,年年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
五.积极完成教育局安排的包乡等工作。2005年至2007年包罗坝学区,2008年包崖城学区。在包乡期间,我也是尽职尽责,一是真实地把基层情况反馈到了教育局,二是把教育局的各项措施贯彻到落实到所包学区和学校。在包罗坝学区期间,罗坝学区没有发生任何违章违纪行为,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也没有群众上访信件。在学区的努力下,全乡学校布局得到合理调整,完小均已新建或迁建,校园面貌得到彻底改善,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两基”工作成效显著,在市上每年考核中,罗坝被列为考核点,为县上争得了好的考核成绩,在省上验收时,罗坝被列为验收点之一,并承担了扫盲考试工作,在市教育局李局长总结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包乡期间,每学期至少检查一遍全乡所有学校和教学点,特别是那些边远的学校。常草学校和吊草教学点距罗坝乡政府有30多华里,不通车路,道路崎岖,单趟步行需5个多小时,我包该乡后第一回去罗坝就去了常草学校和吊草教学点,那里的教师和群众见到了我非常高兴,说我是解放后到的县教育局第二位官员。到常草后,看到学校全是危房,并且校舍窄小,光线黑暗。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经调查,该校服务半径内有四个行政村2100多人口,学校规模应在250人以上,但在校生仅有120人。为此,我就找了村干部,商量新建学校的事。我作为包乡人员,负责向教育局领导汇报情况,村上负责向乡上汇报,首先争取列入当年县人大议案,依法争取项目。结果2004年就列入县人大议案,教育局也就列入了2004年的危房改造建设项目,2006年春,该校投入了使用。下乡虽然有行政的任务,但从没有以行政长官的姿态自居,而是深入课堂,深入教师了解基层情况,帮助学校和教师处理有关问题,传递一些新的教育信息,与教师打成一片,受到了基层教师的欢迎。长期的包乡工作,使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得到不断成熟,更加丰富了我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学校管理的水平,也为这次竞争校长增长了底气。
虽然,在这几年来,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党和国家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相比,自己还觉得差得很远,特别是教育理论水平需要很大的提高,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工作,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也不辜负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