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汇报总结
形势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这一特性在客观上构建了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即内容生动鲜活,形式丰富多样,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要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开展这项教育,来完全的展现这一特殊魅力是很难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形势政策教育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加强对形势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形势政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有效形式 形势政策教育不是简单地读报纸、讲报纸,也不是站在所谓纯客观、纯中立的价值观的立场上来讲评国内外某些重大事件。它需要大学生对这些事件不仅全面准确的了解,而且对它发生的背景、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向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理论分析,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党如何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来制定正确的政策。这就需要大学生有宽厚的思想理论基础。而经过形势政策的教育,大学生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握政治方向以及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弥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之所以在一些高校出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贫血,主要是由于一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造成的。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会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念和对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二、正视形势政策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逐步加快,不仅给各国的发展拓宽了空间,而且为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此机遇下,将会促使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知识范围;将会更加丰富教育内容,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教育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二)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形式出现了异化,因此导致由激烈的对抗逐步转向东西方文明、价值的冲突,从而也导致了国人对意识形态的淡化。这些变化对我们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都是挑战。 三、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建议 (一)合理设计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 1、内容设计上要把握好马克思理论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理的关系。马克思理论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可以比作是“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理论准备,也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政治生活中,立场是最重要的。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掌握观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为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兴趣。但理论教育还不能代替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当前的国内外大事,以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这个“实际”具有现实性、鲜明的政治性和直接的针对性,可以使青年学生从对现实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明确立场,从而逐渐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2、内容上的亮点。要明确国际局势、国家形势、地区形势、学校形势(招生、就业、校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等)以及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亮点。 (二)合理设计形势政策教育的教学方法 1、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于国际形势,大学生往往更关注国际局势变化中“热点”,而且捕捉“热点”的敏感程度十分强烈。因此,以讲解国际形势变化中的“热点”为切入点,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会收到更为积极的教育效果。 2、改变观念注重教学实际效果。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于形势政策教育教学中往往实行“单向灌输”,学生缺乏积极性、创造性,这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要改变这些情况,观念上要转变;一是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讲求实际效果。二是从书本出发转变为从时代发展,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只有实现了观念的转变,才能出现教学的创新。另外,形势政策变化快,教育教学的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分析情况、理清思路、认准形势,提高讲解水平,进一步增强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效果。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势政策教育的授课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有时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通常情况下,采取言语与情态(如手势、动作、表情、体态等)相结合的“人人”双向交流,比只有言语沟通的“人机”单向交流效果要好。但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更好,要应因时、因地、因人、因内容而定。此外,在授课中还可以辅之以课堂提问、讨论等,以突出重点,解决疑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交换各自不同意见和观点,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还要继续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充分利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