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场地 转变观念 健全制度
论文摘要:在对上海市179所学校体育场所开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下,分析出目前学校场地开放现状,开放设施与青少年想参加锻炼项目的关系,学生在体育项目选择上的方向发展,学校场地开放的类型,学校场地、设施开放的对象,以及影响上海体育场所开放的因素。为了使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所开放情况能持久地为学生、市民开放,建议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在采取各种设施的基础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体育场地持久开放,充分利用,发挥体育场所应有的功能。
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了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实践重点,对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学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机,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与需求将产生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对场地设施要求日益提高。上海市民对全民健身与呼声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健身场地,市委、市府对此十分关心。八运会后,上海新建、改建了38个体育场馆,上海的人均体育场所已从0.13平方米,上升到0.9平方米。增加的绝对值是很大的,虽然上海市公共体育场地对中小学生实行优惠开放,但仍然很难满足青少年学生和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如何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保证教学训练的前提下,在课余或节假日期间向本校学生及周围社区市民开放,使之发挥应有作用。市体委、市教委、市青保办专门召开了会议,提出了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场地面向社区开放的要求。虹口区率先走在全市的前例。在区政府的重视下,1997年暑期,虹口区教育部门提出凡有条件的学校,都要打开校门,全面开放。1998年上海市教委、体委、青保办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市推广虹口区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上海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模式和管理方法,2000年本人对上海市十个区的179所学校进行了调查,其中高中54所、初中49所、小学68所、中专8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十个区的200所学校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收到179份,回收率89.5%。
1 目前学校体育场地的现状与分析
1.1 从调查的上海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情况来看,有34.7%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开放,有21.8%的学校部分开放,43.5%的学校所有场地设施全部开放。室内场馆开放主要是健身房、乒乓房,室外场地设施开放是球类,开放第一位的篮球场有116所学校开放,排球场有45所开放,小足球场有58所学校开放,田径场84所占第二位,详见表1。
学校场地设施开放基本上是青少年、儿童喜欢的球类项目,健身娱乐类。从对青少年双休日活动内容调查结果来看,开放的设施与青少年想参加锻炼的项目相吻合。学校场地设施在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可以改变以往中小学生不满意“要玩无处玩,想玩不能玩,活动没场地”的局面。
1.2 从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上来看,中学生在体育项目选择上向娱乐化方向发展,男女生有差异,男生普遍喜欢球类,因为其技术性、竞赛性强,能引起男生的兴趣。溜冰、健美等娱乐性较强项目也悄然走红中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中。女生在内容选择上第一位是健美操,第二位是木兰拳。中学女生处于花季的年龄,对美的追求非常强烈,所以对能体现女生特点的健美操、木兰拳的练习非常喜欢。女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对发展耐力的长跑项目没有人选,这和她们本身体力、耐力素质薄弱有关。而对一些比较简单的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游戏等表现出极大兴趣。